家长指南

Parents' Guide

我国家庭教育的“隐形留守”现状审思 | 守望成长系列文摘之五

时间:2020-01-08    浏览:

转自:教育文摘周报  李丽媛


编者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都能为孩子提供最良好的成长环境,用温情滋养成长,让生命向美向上。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不清,过度依赖祖辈培育

 

  隔代培育盛行,一种现象是,祖辈非常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予纠正,一味地迁就和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本身缺乏判断能力,一再被满足使其无法形成良好的判断意识,不能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另外一种现象是,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超越了祖辈的理解和能够接受的“度”,他们会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教育和修正。然而这种“超越”是否真的是“超越”呢?这种“修正”是否真的能修“正”呢?儿童处于心智发育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敏感性、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孩子早年的成长过程中,更易受到外界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而孩子行为和品格的塑造极为重要,祖辈和孙辈之间隔着巨大的时代差,某些代际的隔膜无法消解。无论是对孩子的溺爱还是对孩子行为的不解和修正,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主体意识淡薄,过度依赖学校教育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导致其过度依赖学校教育。“惟学校是教”的观念在很多家长心中根深蒂固,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要让学校全权负责。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求学校“保姆式”地照看。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只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是人出生后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肩负孩子非智力教育的使命,家长需要在思想意识上高度接受这一使命,并在实际行动中去完成使命。

 

父母与孩子之间互动贫乏,孩子感受不到爱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寄宿,母亲对孩子说:“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女儿说不恨。接着女儿又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母亲听后一脚刹车,把车停在路边放声痛哭。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很单一的例子,但是着实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给孩子的陪伴不够,导致孩子爱的缺失,亲子之间亲情淡化。可见,父母与孩子之间少了陪伴和沟通,对孩子的影响极大。

 

父母的关注点在学习,弱化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育

 

  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长久以来的现象,而这种观念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父母过于看重外界的看法,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学习好就是家长教育好”“学习好的孩子一定会成功”的观念。父母希望通过孩子向外人展示一个自身素质高的形象,同时也希望孩子在他人眼里是会成功的。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孩子被人夸赞就是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同时,有些父母还希望孩子达到自己想要却没能取得的成功,这种“替代成功”的心理在很多父母心里都“隐在”。所以,父母聚焦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非智力教育成了常态。关注学习成绩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强调学习成绩而缺乏对孩子的真实生活和心灵的关注就催生了变相的“隐形留守”。

 

专制式的教养,造成亲子间的心理隔膜

 

  父母权威在家庭教育关系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性。在专制式的家庭教育中,权威极易转型为专制、霸权,表现为对孩子的诉求不关注、不理解、不支持,这就造就了教养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霍妮的理论阐释的“非理性的爱”,其中包括“自私的爱”。“自私的爱”就是父母依照自我的意愿去爱孩子,不把孩子看作独立的生命体,而是完全看作自己的私有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打磨、雕刻、形塑孩子。忽视孩子的意愿,功利化地进行人力、物力、财力和情感投入,用自己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的角色权威力量给孩子施加压力,强迫孩子顺从。孩子接受不到被尊重的讯息,这一过程也不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自信、勇敢、独立、谦虚的健康心理状态。


(全文见《10大网赌网址正规论坛》2020年第3期)

文章来源 | 《10大网赌网址正规论坛》202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