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浏览:
一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孩子们经过一期的学习,检验知识的时候到来了,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随着考试临近,特别期末考试时间的一天天临近,我们发现:在复习迎考的这段时间里,家长的焦虑心情丝毫不亚于孩子。尤如骑自行车带人,谁会紧张?一般是坐在自行车后面的人,因为他缺乏掌控感。
家长焦虑、教师焦虑,谁为焦虑买单呢?孩子!很多家长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加上今年的疫情,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处在焦虑恐惧中,当孩子无法承受时,就会选择退缩或逃避,比如我不想参加考试了,我不去上课了,我逃学了,我抑郁了,……孩子的行为导致家长无助、抓狂、绝望。考前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那么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为孩子助力而不添乱呢?
首先,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制造或将焦虑传递给孩子。现阶段,许多 家长为孩子的功课复习着急上火,为孩子身体能否承受重荷而担忧操劳,为孩子能否考好 而忧心忡忡,为孩子考上什么样的高中或大学而思前想后。其实家长出现这些焦虑状态也 是正常现象,但要适当控制,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比如不要时不时就很认真地 说:“你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一定要如何”,比如"十年寒窗,在此一举","离中考还有 xx 天","你可要为爸妈争口气",“你可要好好复习啊!”等等。
有些家长一说就失去了“刹车”,只讲得孩子心烦气躁,难以静心。有些家长不停地督促 孩子学习,施加压力,使得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和家长发生矛盾。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父母也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们自己又何 尝不想考个好成绩,进入一所好高中、好大学呢?所以,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家长焦虑,自己要想办法缓解,可以通过与朋友、同事谈心说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来进行宣泄;可 以自我暗示、自我谈话、自我反省;也可以做深呼吸,进行自我调节。即使去寺庙烧香磕 头,感觉心理踏实也行,但没必要告诉孩子你做的这些事,更别说你是为他做的。
其次,理解、接纳、尊重孩子的当下。家长要体会孩子求学中面临的种种困境:现在的 孩子常常是早上6点多钟起床,晚上十点多才休息,体力和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消耗。如果 家长忽略了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一味“逼”孩子学习,往往会引发家庭矛盾,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人的大脑在紧张的学习之后会有一个疲劳期,短暂的放松和消遣是合理的,也是 必要的。如果家长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把握好分寸,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效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接个电话也要问半天:“谁来的电话呀?男 同学,还是女同学?说什么事呢?这人学习怎么样?千万不要玩手机啊!”
家长这种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会让孩子感觉没有自由的空间,导致孩子与家长的心理对立。比如有些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和比较别人的孩子,像“某某妈妈说某某 学习特别勤奋,每天晚上学习到十二点是常事”或是“听说某某同学学习效率特别高, 你要向人家多学习”,“我同事的孩子去年考到了某某中学、某某大学,你也要多努力呀!”等等。这样容易让孩子受到精神打击而丧失信心。家长也应该明白,人与人是不同的,硬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相比,很多时候可能会把自己孩子的优势、长处也比没了。这让孩子没有了信心不说,家长也很容易心理受挫。
第三,凡事有度,忌行为反常。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高要求,临近考试突然对孩 子没什么要求了,说“孩子你考不上也没关系,爸妈会养你的!”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 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呈倒 U 型曲线,面对难度较大的工作,中等强度的动机 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这个水平,对工作效率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孩子的动机水平不会因为家长的一句话就会降低到中等水平。有的家长请假在家,专门来服侍孩子考试。有的家长总是小心翼翼,在家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大步走路,家里的饭菜变得特别讲究、丰盛,所有这些变化,都会使孩子内心不安、紧张和无所适从。
孩子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工作,多关心和爱护孩子,这本身没错,但精神上 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其实这一阶段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非常敏感,家长对 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其效果往往与家长的苦心背道而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主体的一种适应过程。孩子在家庭环境的这种变化中,也得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这种 适应过程往往引起人生理、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包括精力的消耗。更何况,如果孩子不能适应或没来得及适应,对考试就会有不良影响。所以,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太大。这一时期,尽量不要出现家庭不和、夫妻吵架之类的事情,之类的事情,保持原样未尝不好。这会有利于孩子情绪稳定,精力集中。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考前这一段时间,对于孩子来说,犹如长跑的最后冲刺阶 段,那么,加速,匀速和减速得到的结果显而易见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协助孩子在最 后的一段时间中把自己的问题降到最低,把自己的状态调至最佳,是每位家长都要关 注的,但家长只是协助而已,不能代替,并且可做的非常有限。因为关于学习,短时 间是不会有多少上升
第四,短时间是不会有多少上升的空间。那家长可做的有哪些呢?主要是心理上的 关注,真诚倾听,多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苦恼、焦虑,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真诚地听孩子说,而家长要少说,忌唠叨。如有的孩子对考试信心不足,甚至悲观失望,使得大脑活动大大降低,以至发呆发愣。也有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复习,心理的疲惫对复习和考 试都产生了厌倦情绪,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抱着一种“无所谓”态度,甚至对考试产生 排斥心理。有些孩子只顾拼命复习功课,放弃了正常的睡眠和必要的文体活动时间,长期打“疲 劳战”,结果整天头昏脑胀,学习效果差。也有些孩子感觉同学间竞争激烈,使得需花费 很多心思去考虑“如何去超过同学”,最后想得越多越使自己心烦,甚至会因为觉得自己 不行而自卑。复习过程中有些时候忽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焦躁和不安,看不进书、饭吃得不香、觉睡得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在真诚倾听的过程中可以了 解孩子们的情况、心理、彼此的关系、对事情的处理态度等,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自 己的意见。 在这样的交流中,孩子没有遇到简单的否定,而是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他会高兴、 会做出一些调整,向合理的方向靠拢。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多鼓励。跑步即将进入终点, 运动员需要啦啦队的呐喊声,需要家人给他打气,而作为铁粉的家长就要在一旁摇旗呐 喊。比如说:“孩子,你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爸爸妈妈相信你也支持你!” 孩子如 能得到确认,家长是真心支持和鼓励他的,情绪就容易稳定,有利于正常或超常发挥。只要家长愿意相信孩子,孩子才有更有底气相信自己,我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祝各位家长和孩子都能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阶段!
10大网赌网址正规论坛德育处
星星港心理发展中心
2020 年 7 月 7 日